他爱上飞行,也爱上了飞鸟。他是与鸟共生共翔共舞共情的自然地理摄影师、环保主义者、影像艺术家边缘。
撰文/军辉 图片/边缘
自然地理摄影师边缘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鸟类。
边缘,自然地理摄影师,摄影艺术家、环保主义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家学会会员、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第五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获得者。
启程定在3月,此时是候鸟由南向北迁徙的重要季节,也是拍摄鸟类迁徙的最佳时期。
达尔文进化论启迪了边缘,他用用影像记录飞鸟的一瞬,表达对鱼和鸟在进化中的思考。
循翼定在海疆,世界上鸟类迁徙有8条通道,中国有2条,中国海岸线是重要的通道之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边缘陆续拍摄中国沿海鸟类,拍它们的栖息觅食、繁衍迁徙,拍它们与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此行循翼他要把新与旧串联,将过去与现在对比,探寻活跃经济带的中国海岸线上人的变化、经济的变化、鸟类生存环境的变化、鸟与人的关系的变化……
思想用瞬间凝固塑造万鸟齐飞。
带着这份初心与创意,边缘从广西北仑河终端入海处的竹山出发,一路向北,逐翅循翼。中国海岸线上8省1区2市区域内的36个自然保护区,广西北仑河口、海南东寨港、广东湛江、深圳内伶仃福田等5个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条子泥、天津北大港湿地、河北滦南南堡湿地等7个国家级湿地留下了他的足迹,黑脸琵鹭、东方白鹳、遗鸥、朱鹮、黄嘴白鹭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的生活态、生存态影像记录在他的镜头里。
边缘用影像记录人类工程与鸟栖息、觅食、繁殖、迁徙关系,阐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5月11日历经72个日夜,25000里行程,边缘自驾越野车抵达海疆行的最后一站——辽宁丹东鸭绿江口。
边缘用影像器材作为工具,借鸟类翅膀看世界,将思想、情感、表达融入光影之中,展现他追求的边缘翼境。
边缘,一位运筹帷幄,提刀上马,将梦想照进现实的摄影师。边缘,一位在艺术的世界、精神的世界,驰骋遨游,上下求索,时而柔情缱绻,时而理性深邃的艺术家。
在边缘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个艺术家对自然对万物炽爱深情。
信天翁展翅御风而行,似庄子笔下的《逍遥游》!鹬鸟众飞,远观,似游鱼穿过水面,近看,却是飞鸟划过天空!
鸭绿江口,二十万只鹬鸟腾空而起的瞬间,沸腾、雕塑般充满力量的画面让观者感叹自然生灵的伟力,让人类崇敬鸟类之神奇。
山峦黑峻,白霜尽染,一只朱鹮从镜头前掠过,好一派苍凉、孤独!你不禁在心里吟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观众惊叹:鸟还可以这样拍!评论家说:边缘拍摄的早已不是鸟。
在边缘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一个打开的、多元的鸟的世界,那里有美学,有文学、哲学,有博物学、进化论……
32年,边缘独身行摄,拜访求学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到雕塑家、画家、作家、民间艺人;他研读中国名画,研究西方美学,他赏析徐渭、八大山人、潘天寿、李苦禅、吴冠中、毕加索、莫奈……寻探究其精神、品味意境;他游走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阅览一切与鸟相关的东西。当远古的始祖鸟骨骼呈现在他面前,他顿悟到:我再也不要被鸟的羽毛遮蔽双眼,要创新、去创造。
32年,冰川极地、大漠孤烟、湿地滩涂、海岸旷野留下来边缘的足迹,他学会尊重万物、忠实自我。他深知,唯有兼收并蓄,才能迎来吐纳自如。他与鸟儿同歌同泣同舞,看到了无垠与有限,他选择创造。不循规蹈矩,不固步自封,不断地打破自我,重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