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至2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议暨“数字教育”视域下摄影专业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江西靖安举行。围绕在数字教育背景下,摄影教育方位、发展方向、前行动力,摄影教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摄影教育的教学与实践,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AIGC时代的摄影创作与摄影教育,摄影专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等问题,与会专家各抒己见、交流思想、碰撞智慧。
靖安县委副书记、靖安县人民政府县长黄为民致辞。他简要介绍了靖安县的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对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与会嘉宾用镜头展示靖安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山水之美。
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计卫舸为靖安县颁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摄影教学实践基地”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主席,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金平为宝峰镇颁授“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摄影教学实践基地”牌。
与会的八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学术交流
王金平作题为《数字中国视域下高校摄影教育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摄影的过去是科学与艺术并存的绝佳创举,摄影的现在是美育与教学共融的生动实践,摄影的未来是守正与创新互促的时代表达,未来摄影呈现出摄影理念“大时代化”、摄影教育“大数据化”、摄影人才“大融合化”的特征。王金平指出,要以大局之观发挥摄影艺术的美育价值,以大爱之心强化摄影教育的美学力量,以大美之艺提升摄影专业的教学水平,以大智之智推动摄影技艺的创新发展。
王金平强调,要充分发挥摄影艺术“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用,用光、用影、用情怀、用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吸收借鉴科技创新成果、用数字技术研究的新方法为艺术创作赋能、用中国式摄影语言拍摄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优秀作品,让世界看到“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现代化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人民摄影》报副社长刘晓敏在发言中说道:人民摄影报一贯重视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我们深知人才是摄影行业发展的根基和源泉。多年来,人民摄影积极助力高校摄影发展,与高校共同举办过摄影教育研讨会、摄影专业师生的展览,并开设专版推介开始展露头角的高校摄影新人、扶持有能力有追求的摄影师生。
中国高校摄影的发展就是中国摄影未来发展的缩影,今天,行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交流探讨视域下摄影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展望中国摄影教育的新未来。
在此,我希望通过研讨会的交流学习,一是将当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新理念、新发展带回报社,加以推广;二是继续加强深化与各高校摄影院校的交流,争取在现有基础上,能够开展更广泛、更全面的深度合作,共同促进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的发展。

计卫舸致辞,并作题为《摄影教育方位、发展方向和前行动力分析》的主旨报告。计卫舸就摄影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发展方向和前行动力三个方面,就摄影教育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等问题做了深入阐释。他希望高校摄影教育工作者面对融媒体、自媒体、AI技术纷起的现实状况保持清醒和定力,通过现象研究探讨问题本质,通过现象研究反推如何通过纷纭复杂的现象锤炼并不断凝炼摄影教育专业质量的思路和方法。以守正创新、培根铸魂的要求指导摄影教育回归对摄影本原的研究探讨,从摄影本质属性出发讨论摄影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计卫舸指出,应当通过教师队伍结构改善、教师学术背景匹配、课程基础性建设、摄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对接融合、摄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角色交互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改变我国摄影相关产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严重缺位、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足的现状做出改变,使摄影教育走出象牙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直接的可观察可描述的助推作用。计卫舸希望相关大学各个摄影教育院系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从学校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方面入手,寻找和建立摄影教育改革发展的内驱力和牵引力,争取专业完善和专业提升有足够的积极性支撑和可持续的资金保证。
靖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铁刚,南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戴攀副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社区艺术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传东教授分三个阶段先后主持会议。
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摄影教育工作者,以及《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中国国家地理》《江西日报》等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新华社、人民网给予媒体支持。
有一种生活叫靖安
靖安县地处赣西北,总面积1377平方公里,辖6镇5乡,人口16万,经昌铜高速到南昌37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56公里。靖安是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的发展模式,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点名表扬。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全国首批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首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全省文明城市、全省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品牌,靖安“宜春会客厅、南昌后花园”定位巩固,“两山”转化提质增效,“有一种生活叫靖安”有形有实,“双一流”靖安建设向上向好。

境•诗境靖安
吴头楚尾,风水形胜。靖安人文厚重,东周古墓出土文物改写中国纺织织造史,禅宗八祖马祖道一弘法宝峰禅寺,名播海内外,系“走江湖”文化原点。自公元937年建县以来,先后诞生了明代尚书李叔正、青天况钟、《白香词谱》作者舒梦兰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刘慎虚、曾巩、陆九渊、王阳明均曾游历靖安,是中华诗词之乡、江西书画之乡。

净•纯净靖安
风景秀美,生态优越。靖安森林覆盖率高达84.1%,九岭尖海拔1794.49米,是赣西北最高峰,拥有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国字号招牌。靖安的空气和水质一流,出县交界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标准,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境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野生动物429种,野生植物2106种,超过全省总量的50%,是中国娃娃鱼之乡。


静•宁静靖安
水木清华,养生福地。据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三国时《广雅》所载,“靖,安也。”意为安定、和平之意,这也是靖安现今国泰民安、群众安居乐业的真实写照。靖安是全省平安县、全省公众满意县,2022年公众安全感、公检法司群众满意度位列省市前列。靖安是人居佳地,高标准打造了中源避暑小镇、宝峰禅韵小镇、三爪仑知青小镇和高湖古楠村、水口青山村等美丽宜居示范村庄,荣获中国最美县域。
劲•强劲靖安
产业升级,项目井喷。实施“大健康+”,围绕勤廉靖安建设、农业创品牌、工业强基础、旅游促升级、城市补短板,精心谋划布局一大批重点项目。2022年纳入省市调度的重大项目57个,实际完成投资115.89亿元。“靖品-靖安生活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对外发布,靖安白茶连续四年列入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靖安娃娃鱼被命名为“江西大鲵”;百泰纺织、瀚良生物、天巣药业等企业竣工投产,大健康二期标准厂房、水系连通、茶叶加工贸易中心、禅茶溪谷、格兰云天酒店等项目加速建设,洪屏电站二期可研通过核准,市民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娃娃鱼文创园等一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重启三爪仑旅游区创5A工作,全面提升虎啸峡、观音岩、宝峰三大核心景区,简钰居、茶湾山水、金石世家博物馆等文旅项目相继开业,举办“百城百夜”系列活动,开展杭州文旅招商推介,全年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逆势上扬。

进•奋进靖安
潜力巨大,前景美好。靖安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央大力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靖樟高速、常岳昌高铁列入省“十四五”规划,市委提出在全市推广“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绿色发展模式,支持靖安加快打造升级版。靖安经过多年绿色发展积淀,目前正处于蓄势待发、羽化蝶变的关键时期。下一步,靖安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四敢四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挖潜力、增活力、聚合力,持之以恒建设勤廉靖安,坚定不移城市补短板、农业创品牌、工业强基础、旅游促升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靖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靖安新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何竹林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