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9日,古都北京,仲夏的日光耀眼夺目。神州各地的电讯信号,汇聚一隅。此刻,一幅水墨书法卷轴缓缓展开,“光影助学,开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全网直播,全国公募『光影助学』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活动伊始,播放的光影助学六周年纪实宣传片里,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拓印着光影助学迈出的每个坚实的脚印。六年来,公益大使们脚踏实地的付出,无私的奉献,让孩子们拓宽了心胸与眼界,收获了快乐与成长。
许洪绪主席告诉我们,乡村美育在西部乡村山区,多数人还不是太理解和重视,大家更看重的还是文化课高考。有些品学兼优对影像艺术有兴趣的好苗子也不愿意轻易加入光影助学班。但是这位老人没有放弃这些优秀学生喜欢学摄影的追求,他有时步行十几公里山路,有时翻过几座大山,到学生家中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与校方商量。他倾尽全力,为开启乡村摄影美育教育之窗在奔走。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更多的摄影志愿者也加入光影助学工程项目的教学团队,承担起利用节假日为孩子们面授辅导的重要责任。我们期待在新媒体的支持下,有更多人关注光影助学,更多孩子受益于光影助学。
许主席在西部地区光影助学的路上,经常遇到一些发生在他自己身上非常感人的故事。2018年,云南某地区已加入光影助学班学生,因从小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也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留守儿童。因常年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给他养成了很多不良嗜好,结果被学校开除了。当许主席知道此事之后马上与该生取得联系,给他信心,给他鼓励,同时打电话找校领导是否撤回对该生开除的决定,经过几次沟通无果后,这位老人又帮着这个孩子重新换了一所高中,并给这个孩子讲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性。经过多次沟通,该生放弃辍学到社会去打工的念头,又换了一所高中继续读书,现在这个学生已经高中毕业考上云南林业大学,在大学里不仅文化课专业课成绩好,他成为大学社团部负责人,他的多幅摄影作品在北京国际摄影周、全国民族之光第四、五、六届摄影展获奖。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社区福利基金秘书长邵晔详尽地介绍了全国性公募『光影助学』公益项目。经过多方努力,目前有三个公募平台可以对“光影助学”公益项目捐款,它们分别是腾讯公益、抖音公益以及新浪微公益。邵晔隆重推荐了光影助学的特别节目「光影故事汇」,讲咱们身边真实感人的光影故事,分享他们的成长与感悟,期待网友们产生更多的共鸣与关注。进而走进山区,来到他们身边,亲身感受光影的力量。
疫情不能阻隔光影的力量,著名摄影家朱宪民(右三)、刘合院士(中)、许洪绪主席(右二)、邵晔秘书长(右一)、李耀伟书记(左三)、李霞秘书长(左一)、陈钢利常务副秘书长(左二)共同为“光影助学”公益项目启动赋能,为启动保驾护航。
许洪绪主席和邵晔秘书长徐徐打开“光影助学,开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书法卷轴,此刻,全国性公募“光影助学”公益项目面向全国正式开启。在各大平台上,光影助学的真实和温暖将持续展现在大众视野中。直播评论区热闹非凡,大家纷纷献上祝福寄语和希望!
光影助学,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偏远地区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它还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培养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世界,进而从更高层面上看待社会发展,这些赋能功不可没。
她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平台,持续推进东西部青少年校区手拉手项目,为光影助学班的同学们搭建更好的影像艺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与桥梁,更好的去发扬、保护和传承影像艺术和民族文化。
同时,她强调,光影的赋能,特别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光影助学的公益大使和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新媒体矩阵中,会得到更符合时代步伐的学习和提升。光影助学将陆续开展名家公益讲堂、新媒体短视频创作与运营微讲堂等系列网络直播活动,为大家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深入学习,提供更方便、快捷、有效的方式。
希望公益大使和同学们能够学以致用,拍摄和记录身边的故事、乡村的振兴、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成为原创内容的创作者,也成为光影助学项目的传播者。
启动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嘉宾不能亲自到场,但他们长期以来都对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及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各位专家委员、公益大使、光影助学班同学们纷纷分享他们的祝贺视频。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首席专家委员、原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摄影家协会王悦主席。他2016年7月同光影助学团队一起来到海拔四千余米的三江源,为青海玉树捐助成立的五校区、六校区孩子们指导摄影创作。王主席亲自辅导过图中的藏族学生才仁达哇现在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首席专家委员、青海省摄影家协会蔡征主席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首席专家委员、海南纪实摄影协会黄一鸣主席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中国金像奖获得者郝远征先生,2016年同光影助学工程团队来到贵州山区榕江县民族中学为学生赠送相机并指导摄影创作。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副主席、大庆石油报摄影部原主任记者肖贵祖教授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 林杉
六年来,光影助学形成了自有的教学体系,通过开展助学课堂、校园摄影展、研学活动、光影故事汇等多种形式,通过专家委员和公益助学大使们孜孜不倦的线上线下教导,培养了上千名光影助学班的学生,为传承影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4校区公益大使、北京潞河中学光影助学班摄影专业指导老师杨海涛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63校区公益大使、山东金乡县王杰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徐方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3校区公益大使、贵州榕江县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 蒋佐仙(苗族)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贵州影像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光影助学工程42校区公益大使、纳雍县摄影家协会周曦主席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贵州影像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光影助学工程黔南学区主任、黔南州摄影家协会饶海涛副主席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四校区、北京潞河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代表全国光影助学工程1378名同学发言。
光影助学班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在光影助学项目里的成长与收获,他们不仅学到许多摄影艺术知识,还在各地公益助学大使们悉心指导下,拍摄出很多反映身边生活、家乡变化、非遗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的优秀摄影作品。
他们不仅仅是这个活动的受益者,也会是光影助学活动的接班人,手持薪火,心怀感恩,坚守初心,生生不息。
朱公说,他最认可的就是,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会长和光影助学工程发起人利用六年时间,做了一件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许洪绪退休后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帮助了一千多个孩子,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在全国各地联络四百多摄影家无偿的去做这项工程。许洪绪坚持用正能量去引导,去影响青少年,让孩子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传递善良与文明。老先生表示他会一直关注光影助学,守护光影助学,一路前行。
北京公益摄影协会总顾问、原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胡颖先生,多次走进全国光影中学工程校区,为孩子们捐赠相机,指导孩子们创作。
“咔嚓”这一瞬间的定格,留存了全国性公募『光影助学』公益项目启动仪式圆满结束的影像。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端。为双向奔赴的光影助学之约,让我们借助光影的力量,携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同奔赴,共美好,开启更多双发现美的眼睛!